#臭氧檢測儀(yi) #臭氧分析儀(yi)
在用臭氧處理汙水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關注2個重要指標,就是COD和BOD。那COD和BOD有什麽區別和聯係呢?
什麽是BOD與COD?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條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為了使BOD檢測數值有可比性,一般規定一個時間周期,並測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況,一般采用五天時間,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做BOD5,經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數值越大證明水中含有的有機物越多,因此汙染也越嚴重。
BOD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用於監測水中有機物汙染情況,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此過程中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理汙染狀態。
COD(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質汙染的程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中受有機物的汙染越嚴重。COD以mg/L表示,通過水質監測儀器檢測出的COD數值,水質可分為五大類,其中一類和二類COD≤15mg/L,基本上能達到飲用水標準,數值大於二類的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其中三類COD≤20mg/L、四類COD≤30mg/L、五類COD≤40mg/L屬於汙染水質,COD數值越高,汙染就越嚴重。
COD和BOD區別
1、測定方法上區分
COD是化學需氧量,是用化學方法測定水中汙染程度。
BOD是生化需氧量,是用生物化學的方法測定水中汙染物。
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製,測定的時間短。但是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為有機物汙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限製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代替。水質相對穩定條件下,COD與BOD之間有一定關係:一般重鉻酸鉀法COD>BOD5>高錳酸鉀法COD。
2、從概念上區分
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汙染度的重要指標。
BOD:在有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單位體積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遊離氧的數量,表示單位為氧的毫克/升。
3、從實際汙染物區分
實際上,COD(化學需氧量)不隻單單反應水中有機物,它還能表示水中具有還原性質的無機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亞硫酸鈉等。比如汙水中的亞鐵離子在中和池中沒有*去除掉的話,在生化處理出水中,有亞鐵離子存在,出水COD(化學需氧量)可能會超標。
汙水中的有機物質,有的可以被生物氧化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隻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還有一部分有機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並且還有一定的毒性(某些表麵活性劑)。這樣,可以把汙水中的有機物分成二個部分,可生化降解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習慣上,COD(化學需氧量)基本上表示汙水中所有的有機物,BOD(生化需氧量)是汙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因此COD與BOD的差值,可表示汙水中不能生物降解的有機物。
BOD和COD的關係
COD和BOD都是表征汙水中有機汙染物濃度的指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可分為易降解的和不易降解的。COD由於是加入了強氧化劑來測定的,所以那些不易降解也能被氧化,因此COD就是基本上就可以反應出水中所有的有機汙染物濃度BOD一般采用的是五天生化需氧量,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去分解有機物,主要就是易降解的那部分有機汙染物。因此,BOD反應的是水中易降解的有機汙染物濃度BOD/COD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汙水的可生化性。
BOD5/COD值越大,廢水可生化性越高,厭氧和缺氧條件下是利用厭氧菌消化廢水中的有機物,而達到淨化。抗生素廢水中,因抗生素一身就是很多的細菌、真菌,也能消化廢水中的有機物,而達到淨化。一般認為此比值大於0.3的汙水,才適合於采用生物處理。
BOD5/COD指標是5日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的比值,是汙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標。公式表示為:
BOD5/COD=(1-α)×(K/V)
式中:
α為生化難以降解部分CODNB與COD之比;
K為BOD5與最終生化需氧量BODU之比,為常數。
從式中可以看出BOD5/COD值隨α增大而減小,故這一比值可反映汙水可生化降解性的功能。
當B/C>0.58 *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0.1<B/C<0.3 難生物降解;
B/C<0.1不可生物降解。
通常以BOD5/COD=0.3為汙水可生化降解的下限。
#氣體(ti) 分析儀(yi) #氣體(ti) 報警器